
一 線 傳 真
不少人或許在電視上看過這樣的“絕活”——一臺16噸重的裝載機“牙齒”上焊著一根鐵絲,裝載機師傅能夠使鐵絲穿過一顆顆小螺母,那功夫真叫絕!在金翅嶺金礦,也有這樣的能工巧匠,能用裝載機“牙齒”上直徑1厘米的鐵棍穿過內徑僅2厘米的螺母。
在金翅嶺金礦2022年特種車輛駕駛專業技術比武的現場,來自車隊的裝載機司機于志剛就展現了這一“穿針引線”的絕活。賽場上,于志剛沉著應對,僅用時2分鐘,6個螺母“穿針”一次成功,整個操作過程一氣呵成、細致精準,每一個嚴謹細致、耐心專注的瞬間,都充分展現出他精益求精的“工匠精神”。
1995年,于志剛調到車隊,擔任裝載機司機。技校畢業的他,學的是和裝載機毫無關系的專業,生活中也沒有接觸過這種機械類的龐然大物。每次上車之前,他謹記師傅的話,先檢查油和水,然后看師傅操作,支棱著耳朵聽師傅一句一句講解,唯恐漏掉一句。實在記不住了,就先記在本子上,等下班了再自己對照著裝載機一遍一遍反復琢磨。為了盡快出徒獨立工作,他連續幾個月整天和裝載機“泡”在一起,琢磨性能,反復練習,直至熟練掌握裝卸技能。就這樣,從慢到快、從顫顫巍巍到穩穩當當,經過兩個多月的操練,于志剛的操作技術就和隊里高手不相上下,師傅都直夸他是“老司機”。
“干一行愛一行,專一行精一行?!边@是于志剛對自己的要求。工作中,他立足本職,嚴格按照裝載機的操作規程要求自己,認真履行崗位職責,努力做到“三勤”和“三查”。對車輛做到勤檢查、勤保養、勤檢修,在裝載機出車前、行車中、收車后進行認真檢查。在工作能夠做到眼勤:勤觀察各個儀表、指數器的讀書是否正常;耳勤:注意辨別機械及傳動部位有無異常聲音;鼻勤:時刻注意車內有無異常氣味。每天工作回來,于志剛總會將裝載機清洗擦拭干凈。這臺伴隨他6年的裝載機一直沒有大修過。
駕駛裝載機除了師傅的教導之外,更多的在于操作手自己的領悟與操作練習?!耙胩嵘嚰?,必須勤學、多練?!庇谥緞倢μ嵘约旱募妓囉辛似惹械淖非蟆T谟谥緞偪磥?,開裝載機與其它技能一樣,需要不斷向高手學習、不斷挑戰自我,才能有所提升。于是他開始自我專業知識培訓,只要一有空,就閱讀跟機械設備維修有關的書籍,立志要成為一名有專業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好手。17年間,靠著這份執著,于志剛多次榮獲各級組織的裝載機技術比武第一名,形象地詮釋了什么是對工作的熱愛。
“駕駛裝載機是一門學問,如何精確控制、提升效率、降低油耗,如何維修保養,需要機手長久的親身試驗與總結?!庇谥緞偛粌H在駕駛方面是一把好手,還帶頭創新,潛心鉆研,爭當節能能手。他將廢舊錳鋼板焊接在裝載機鏟斗的鏟刃下,延長鏟刃及鏟齒的使用壽命,年可節約費用4萬余元;利用廢舊鐵網在裝載機空調壓縮機外加裝防護罩,防止皮帶裸露造成傷人事件。“他能吃苦,性格穩重,能鉆研……”談及于志剛,工友們紛紛點贊。
在很多人眼里,裝載機司機這份工作單調乏味,但于志剛卻樂此不疲。因為他心里很清楚,在金翅嶺金礦沒有小角色,每一位職工,都有大作用,每個崗位都是激揚青春、人生出彩的舞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