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 線 傳 真
近年來,隨著采礦方法和技術的不斷提升,夏甸金礦成功引進CY-R40C切割槽天井鉆機并投入生產使用,同時,一支善于創新,“敢啃硬骨頭”的天井鉆機“硬漢”班也隨之孕育而生,他們發揚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斗、特別能奉獻的精神,用手中的“利器”在提效率,創效益,降風險等各項工作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安全生產新紀錄。截止到2023年4月,該班組累計施工導孔2940米,擴井114米,他們用智慧和汗水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。
學思踐悟促成長。提起該礦天井鉆機班,天井鉆機廠家技術員感慨地說:“工作這么久,第一次見到這樣一群愛學習、不怕苦、好鉆研的礦山工人!”天井鉆機班由10名青年職工組成,個個士氣高昂,精神抖擻,面對新型鉆機他們摩拳擦掌,主動出擊,積極投身到設備安裝調試的學習中,為了弄清一個參數,安裝一個零件,他們緊靠現場,不怕臟不怕累,虛心請教,餓了啃口面包,渴了喝口礦泉水,認真觀察和聽取廠家指導,“廢寢忘食”的工作態度讓他們一次次忘記下班時間,一次次錯過通勤班車,即使加班加點也毫無怨言。期間,由于作業環境潮濕和高溫導致設備出現各種疑難雜癥,嚴重時甚至出現“停菜歇鍋”的情況。在沒有任何施工和維修經驗的情況下,這群熱血青年沒有畏懼退縮,而是依靠冷靜的思維和強大的自信心,探索出一套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解決方案,短時間內解決了天井鉆機溢流閥滲油、傳感器位移、操控器受潮等導致設備停機的燃眉之急,同時,也使每位天井鉆機工積累了施工及維護保養經驗,在學習中得到了成長。
別具匠心促發展。為解決新設備、新技術、新工藝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短板,天井鉆機班別具匠心,從提高鉆孔施工效率、降低孔內事故、優化施工工藝等方面入手進行破題研究并取得了較好的業績。一是敢想新思路。該礦井下巖層構造較為復雜,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破碎、松散等情況,嚴重時會造成卡鉆事故。“困難面前有我們,我們面前沒困難!”這是天井鉆機班的初心,更是他們的信念。經過細致研究和討論,他們放棄傳統“報廢鉆孔、重新施工”模式,創新采用“變速+進退”相結合施工模式,探索出“一種天井鉆機在破碎地帶施工新方法”,一舉解決了鉆機施工“卡脖子”難題,并在該礦的技術創新評比中獲得一等獎。二是敢用新方法。在下擴斜井過程中,刀盤外環的三把滾刀無法淋水,只能實施“干磨”作業,滾刀磨損嚴重。對此,他們別出心裁,擬定了對鉆桿鉆孔供水、上部引水管加大水量、刀盤懸掛自轉式水管三種增設供水的方式,實現了外環滾刀的“濕式作業”。不僅突破了設備設計的65°斜度限制,還創新利用之前開拓的巷道進行施工,實現了天井鉆機施工斜度的新突破,為企業節約資金50多萬元。三是敢提新要求。在設備使用過程中,他們結合企業需求和設備使用經驗,向設備廠家提出了針對Φ670mm刀盤穩定塊座固定方式的技術改進、遙控器防水升級、機頭浮動球座螺栓加密加強的技術改進建議。這些建議都被設備廠家采納。設備廠家研發部經理感慨地說:“在全國眾多礦山企業中,我們第一次遇到這么一群有思路和想法的班組。”
節支降耗促效益。在開源節流,節支降耗的大方向引領下,全班組人員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盡最大努力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。他們根據生產技術資料提供的巖石硬度,摸索出一套《巖石硬度與施工速度對比表》,根據表內數據隨時調整掘進速度,使設備運行與材料消耗達到優化組合,進一步降低了設備運行成本。面對施工地點的頻繁變化,他們設計了一種專用的鉆桿護套,可以保護鉆桿在搬運過程中不受損壞,經鉆桿探傷,至今裂紋率為零。在維護成本控制上,該班組提出了“維保清潔”的管理方式,每周用熱水清洗車機一次,每月對設備進行一次整體維保。通過嚴細的設管控,天井鉆機自運行至今故障停車僅6.5小時,為企業節約維修資金30多萬元。通過不斷鉆研學習,實現了穩定盤的自主修復,并在企業大修車間的協助下對鑲齒式穩定塊進行自主測繪和加工,節約材料費用20多萬元,得到了領導和公司的肯定,使班組成員看到了效益,獲得了成就感,增強了繼續為企業節支降耗做貢獻的信心。
一路走來,在“硬漢”班操縱的利器之下,一條條高標準天井巍然屹立在夏甸金礦千米井下,筑牢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。新征程上,他們將繼續發揚“招金人”肯奮斗、能吃苦、敢擔當的工匠精神和實干精神,繼續握緊手中的接力棒,以拼搏之態、昂揚之姿,繼續引領夏甸金礦廣大干部職工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,奮力書寫企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