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 線 傳 真
今年以來,金翅嶺金礦以“六降六保”為統領,以降本增效為發力點,以精細化成本核算為基礎,進一步保產量、降成本,全面打好降本增效“組合拳”,筑牢企業高質量發展根基。
以精細管理為手段,成本控制主體向下延伸。該礦全力推行“工段成本”概念,不斷細化生產工段成本管控。一是能耗細化到工段。在23個工段分別安裝電表,及時、準確地收集各工段用電數據,分析、查找并改善用電薄弱環節,尋求節能降耗新的突破口;二是車間物料消耗細化到工段。物料支領和消耗具體到工段、班組、崗位、個人,通過統計各工段耗材,找出制約生產成本的關鍵環節,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,不斷挖掘降低生產成本的新路子,真正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標、人人肩上有責任;三是實現“三個對標”常態化。生產一線的各項經濟指標與同行最好水平對標、與歷史最好水平對標、與季度平均最好水平對標,始終堅持向先進對標,找差距挖潛。截止6月底,生產總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35.47%。
強化過程管控,實現實時成本控制。該礦著眼于將財務指標轉化為經濟技術指標、工藝控制指標,將成本控制落實到工藝操作層面和責任崗位,保證成本觀念落地。一是逐步建立以降低生產成本,提升技術指標,提高企業效益為核心的考核體系。氰化車間扎實推進“崗位承包制”,對關鍵指標進行時時算、班班盯,以每班為核算頻次,將生產指標、經濟技術指標、成本指標進行整合,利用微信群每天發布進行共享,做到按班實時成本控制,推動民主管理,提高績效考核的透明度;二是組織技術人員緊盯生產現場,從生產工藝、原料消耗、工段指標等一系列關鍵點,認真審視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,重點分析、深入研究、深挖內潛,重點指標實時監控,關鍵性指標認真記錄,嚴格把控各工序生產進度,確保均衡高效生產。
突破技術難點,嚴控各項技術經濟指標。該礦將技術經濟指標的提升作為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。一是從源頭上抓好金精礦配礦工作,穩定氰化尾渣品位。金精礦配礦采取小堆少量多次攪拌、多次配礦,改變難磨、難處理金精礦的配礦比例,達到穩定氰渣品位的目的;二是改進工藝控制標準,提高經濟技術指標。在提高兩個氰化車間磨礦細度的基礎上,通過降低分級濃度、穩定磨礦濃度、提高氰化浸出礦漿濃度和洗滌放礦濃度,真正實現降本增效;三是強化專業條線技能培訓。生技科組織兩個氰化車間管理人員開展《氰化車間指標影響因素分析及解決措施》的培訓,促進兩個車間相互交流溝通,互相提升工藝管理水平。